文章来源: 文章作者: 更新时间:2019-06-12 09:01:18 点击次数:
结合当今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,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立足办学实际,提出了“儒匠”教育品牌,构建“学徒—乳匠—良匠—儒匠”四级人才培养体系,培育“专、通、雅”的技能型人才。为实现这一育人目标,学校抓住“三名工程”建设契机,创造性地提出了以“生命教育”为引领的校本化核心素养体系。
提升生命保护能力,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
近期,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防震应急疏散演练。现场伴随着警报声和人工指令“现在地震来袭,实施紧急避险”,学生们都头部低于桌面,用书包或书护住头部,冷静地待在教室。在收到“避险结束,请全体师生立即疏散”的指令后,全体学生分两路纵队,手扶栏杆或墙面有序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。通过演练,检验了全校师生安全疏散的有效程度,提高了学生们在应急事件中的逃生自救、互救能力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一直以来,学校通过加强学生身体训练、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相互结合的途径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、健全人格、提升生命质量,发展生命潜力。
学校综合校医务室、体育老师及班主任等教师力量,着力于生命急救措施的培训,重点项目是心肺复苏及紧急包扎等,通过扎实的培训及切实的实践,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生命保护能力。同时,学校开展各类运动赛事,积极参加市运会,培养学生强身健体、珍爱生命的意识与能力。建立“家长+班主任+心里辅导室”的心理疾病防控体系,打造一系列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讲座、社团、课程等,降低学生心理疾病爆发的概率。
学校还开设了生命教育校本课程,进一步完善生命教育体系。课程以过程体验为主要形式,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,进而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。总体设计思路是,打破以“目标一达成一评价”为主要特征的阶梯型学科课程模式,转变为以“主题—经验—表达”为主要特征的“登山型”课程体系。在校本课程实践的过程中,引导学生珍爱生命、培养优质的生命信念,以及发展自身的生命潜力。
营造“美丽校园”良好氛围,让学生懂得欣赏生命
让学生懂得欣赏生命的前提是让学生学会欣赏,懂得生活。学校在教育实践中,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,培养学生热爱人文、热爱艺术的精神,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。
学校通过开展“品味书香,阅读经典”等征文活动,将名著经典浸润于学生的内心世界,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。通过让学生在校文明言行,举止得体,仪表规范,沉淀内在修养。通过红五月系列活动、艺术节、社团文化节、志愿者活动、成人节、金珠节等活动,逐渐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和更高的自我审美要求。
学校通过空间布局优化工程、校园环境美化工程、文化设施提升工程、文化墙创新工程、信息化建设工程、“三美”深化工程等多项建设工程,对学校的校园空间进行优化升级,建立多个“公共文化体验空间”;在丁桥校区打造“生态休闲公园”;做好绿化布局调整,清除死角增绿补绿;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,改善学校活动条件;将电子信息产业元素融入个性文化墙;及时更新校园文化软件系统,凸显专业特点;建设富有活力、富有特色、富有文化的班集体、寝室和办公室,让学生在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、生活,增强发现美、感受美的能力。
鼓励学生崇德尚技,指导学生完善生活
“明德、尚技”是学校育人目标中的重要内涵,在品德培育方面,首先,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,制定各类常规,让学生时时、事事、处处有规可依,明确如何做事。坚持开展“7S”管理,并将“7S”管理理念深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,由此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。其次,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意识。通过值周班、岗位评价、德育竞赛、手机管理、评优评先、违纪处分等方式,让学生成为一名标准的“准职业人”。通过推先进树典型,开展“潘志毅团支创建”和“最美电职代言人”评比,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。此外,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,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,做新时代合格的文明使者,开展“三维六境”课题研究,通过实施个人仪容仪表美化、实行公共空间7S管理、校园内保持公共空间卫生、文明言行推广活动等途径,让学生成为一个文明自觉的现代公民。最后,重培养学生的时政意识。一心虽读圣贤书,两耳还得闻得窗外事。学校安排转播电台新闻节目,住校生晚自修时收看新闻联播,并为班级订阅报纸,发挥宣传橱窗的作用,让学生不仅学好文化与技能,还能放眼国际、胸怀天下。
在技能学习方面,学校通过专业部形成产学研团队,与企业深入合作,开发创新创业项目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、技能节、发明节,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;开展学习习惯系列教育、职业生涯培训、学习能力培训、分项教学、选修课程推广等活动,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、学习方法,培育学生的学会学习素养;积极培养了解专业、热爱专业、严谨认真、善于钻研、独立思考、勇于探索的学生,通过开展科技节、研讨会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,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。让每一个学生毕业时都能“出得去、用得上、做得好”。
“生命教育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,需要在继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传扬,只有将其逐渐纳入制度设计的层面,才能让其行稳致远,“生命教育”才会有“生命力”。学校将不断丰富“生命教育”的形式、深化“生命教育”的内涵,并完善制度规划,为其顺利有序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。
地址:中国·广西省南宁市电话:0771-8888888传真:0771-8888888邮箱:1193159788@qq.com
版权所有:南宁明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:唯尔官网备案号:桂ICP备11018350号-1